據英國《每日郵報》網站報道,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日前研發出一種新型熱電材料,這種由土壤中富含的天然礦物質黝銅礦制成的材料能夠吸收熱能,并直接將其轉化為電力。
該項研究的負責人、密歇根州立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專業教授唐納德·莫雷利介紹說:“我們設法合成某種與天然礦物質成分一樣的混合物……它們類似于泥土中富含的那類礦物質——黝銅礦。
我們只是小小改動了一下它的成分,就得到了這種熱電材料?!?/span>
莫雷利表示:“通常,科學家需要開采礦物質,把它們分解為單個元素,然后再把這些元素進行重新組合,使其成為理想的、性能良好的熱電材料。不過,這一系列過程耗資巨大,且用時頗長。
我們的方法繞過了其中的很多過程……這削減了很大一部分加工成本?!?/span>
參與研究的科學家稱,鑒于制成這一突破性物質的材料都頗為常見,且制造成本非常低廉,因此這一發現或將給環保發電帶來一場革命。
研究人員希望這一發現能夠帶來更多新型的、成本更低的熱電發電嘗試。他們指出,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熱能都處于流失狀態,比如汽車引擎的熱能就隨著尾氣一起排出。從這方面來看,這種新型材料具有潛在的重要性。
這種材料可以用于工業發電廠廢熱回收、汽車尾氣發電、家用取暖爐發電等領域。實際上,這種熱電材料并非首次被發現,只不過之前的提取過程都較為復雜昂貴,且試驗中使用的原材料為有時具有毒性的罕見物質。
熱電材料是指能夠將熱能和電能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,其“工作”就是收集余熱,然后將之轉化為電能等有用的能源。目前,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在以各種方式獲取熱電材料,有些取得了突破,但也有很多嘗試在當前并不適合大規模應用。